今天继续谈谈币安未来最有价值和潜力的业务:币安支付(Binance Pay)
世界上的金融,说到最核心和基础的,实际上就两个,价值存储和支付。在数字货币领域,价值存储是能够基本达成共识了。比特币,绝大部分人能够接受比特币在价值存储的功能,通常会把比特币比作“数字黄金”,这个比喻非常直接,甚至美国灰度资本还专门为比特币制作了“Drop Gold”(中文翻译:丢掉黄金)的广告。
然而,从支付的角度看,比特币作为支付工具,似乎是比较“落后”了,比特币每一个区块是10分钟,一笔交易通常要6个区块确认,特别是日常小额支付,从时间角度是无法忍受,很难想想日常中,买一杯咖啡要等1个小时的6个区块确认。怎么办?
有人认为,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主要是完成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可以靠别的方式解决。那么,加密数字货币支付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1、先从比特币的分叉说起
今天很多新进场的投资者,在交易所都会看到这两个代币,一个叫比特现金Bitcoin Cash,简称BCH,一个叫比特币中本聪愿景Bitcoin Satoshi Vision,简称BSV。这两个币是怎么产生的?
比特币的白皮书的题目是《Bitcoin:A Peer To Peer Electroinc Cash System》,中文翻译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从白皮书的名字可以看出,中本聪是要解决如何在互联网上不依赖中心化的金融机构的前提下,进行价值的传输和解决的问题。
可能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也没有预料到比特币的发展速度发展如此之快。很快问题出现了,就是在大量用户使用的情况下,网络出现拥堵了,拥堵意意味着价值转移的速度变慢,速度慢对于支付可是个大问题。对于低频率的大额支付,速度慢是可以被接受的或者说是忍受的,但是对于日常高频率的小额支付,速度慢是无法容忍的,比如你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可能咖啡都喝完了,你的比特币支付还没到账确认。
在解决比特币速度问题上,有大概两个个解决方向:第一个解决方向是直接给比特币扩容,比如把比特币原来1M的区块大小扩展到8M。第二个解决方向是坚持1M的区块大小,通过闪电网络(二层网络)来解决支付速度问题。因为比特币的参与者自然也分成两方,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乎比特币分叉了。坚持大区块的从比特币分出来了比特现金bitcoin cash,就是BCH,BCH的区快大小是8M。后来BCH社区有人觉得8M也太小了,区块应该无上限,于是乎又从BCH分叉出了BSV。
除了扩容和闪电网络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侧链,把速度快的区块链与btc互为侧链。举个例子:现在比较流行的把btc映射到ETH上,在ETH形成新的TOKEN,比如renBTC,1个renbtc对应一个btc,用户可以在eth上转账,也可以将renbtc映射回btc主网。侧链的速度比比特速度快,间接的提升了btc的速度。当然,这也是一种二层网络的思路,跟闪电网络(LN)有些类似。
不过,以我这几年对各种公链的观察,想要提升区块链的支付速度到支付宝级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论上,去中心和效率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区块链是分布式,分布式VS中心化的优点是冗余和安全性,而不是速度,想要用区块链提升交易速度,除非能对物理网速有大规模突破。但是,对于一个日常支付的需求,假想一下,全球如果有1亿人同时使用某个支付网络,应对日常支付,这个并发数据是区块链远远无法实现的。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没有一个公链能够实现。
但是,币安支付Binance Pay的出现,似乎找到了一条数字货币支付的第三条道路。就是区块链+中心化的方式。
2、为什么币安是天然的最适合做加密数字货币支付业务?
很多人都看中了加密支付这块市场,这是一个还有待开发的巨大蓝海。也有很多公司和机构进行了尝试,比如澳大利亚火星人的hyperpay,但是目前也没有发展起来。做加密支付,门槛是非常高的,目前看,只有币安是最适合的机构。
加密支付的项目要顺利启动并发展,我判断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初始用户基数的冷启动
作为一个加密数字货币的支付项目,首先你面向的对象要拥有数字资产,了解数字资产的运行。这些用户在哪里?全世界范围看,币安是目前拥有现货交易量和合约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基本上我认识的国内炒币的人都会拥有一个币安的帐户,这个基本上是标配。可以说币安拥有最多的加密数字货币的用户。而这些用户,给币安支付提供了业务冷启动的最佳初始用户。而就这一点,是很多纯做加密支付公司没办法突破的。
第二,资产多样化的结算层
先举一个在传统金融领域跨境支付的例子,比如我在境内有一张招行的信用卡,跨境在欧洲刷了一笔款。对用户来说,会扣掉相应的人民币和手续费。但是背后却涉及到多家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清算工作,包括你的发卡银行、发卡银行的总行、支付网络(银联、VISA和Master等)、海外当地银行和支付网络。背后是一长条复杂的汇兑、结算和清算工作,成本是高的。
如果作为全球最大交易所来做这件事儿,简直就是降为打击。币安拥有全球最多的加密资产种类和数量,稳定币就有15种(还在持续增加中),这些加密资产之间每天不停的24小时进行交易,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结算层。举例子,比如我帐户里有bnb、btc、xvs、cake等资产,在我进行支付的时候,几乎可以实时的将资产转化成稳定币进行结算支付,可以是美元、可以是欧元、可以是英镑或者是俄罗斯卢布。甚至可以衍生出短期的信用,可以先付款后面手动结算。这些只是用户动动手指就完成,相比传统的跨境支付,完全是降维打击。
第三,技术能力的积累
技术永远是一个成长的烦恼。最近大家发现,每次有极端行情来的时候,币安都会变得卡顿,无法进行正常交易操作。因为币安的交易量是在屡创新高,每一次的新高都是指数型的流量增长。为了应对,技术要不停的打怪升级。同样的,技术能力也随之发展出来了。
想想看为啥阿里和亚马逊会自建云服务业务,因为业务发展太快没有其他更好的供应商,只能自己干,能力就是在一次次的宕机中锻炼出来了。支付业务也是全天候24小时不停的,用的人越多挑战越大。币安在交易业务方面的技术积累会对支付业务有强大的支撑。
3、BNB在币安支付中的价值?
币安一直在打造bnb的应用场景,在币安的战略里,bnb>币安。能想到的就有两个场景,第一BNB作为重要的存储资产进行支付和结算。第二,bnb让然可以作为支付业务的手续费或者服务费。手续费又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应用场景。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吉列公司,当他每天睡觉前想到全世界的男人们的胡子在夜间静静的生长的时候,他觉得投资吉列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而支付更像是水、空气,无处不在。
虽然币安支付(Binance Pay)仍然处于测试阶段,但对它的未来很有信心。币安的现有业务、生态、技术、品牌与用户,就是币安支付的门槛,未来币安支付将会是币安更大的护城河。巴菲特不是说过,投资就是要投有足够宽的护城河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