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引进来,DeFi走出去,加密世界正在借支付场景破圈

文 | 火星投研梅宁航
不到三天的时间内,稳定币USDC被Visa接纳,Ripple宣布收购东南亚跨境支付公司Tranglo,PayPal数字钱包支持BTC和ETH付款。BTC、USDC和Ripple是DeFi应用的典型代表,数字黄金、稳定币和支付工具,这些以往在币圈里自嗨的名称,现在要进入真实世界和大众直接产生联系。
以最乐观的统计口径来看,DeFi的用户量也不会超过200万,而PayPal营业范围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64亿活跃用户,2020年Q2有效账户数量达到3.46亿,交易规模上为2217亿美元。
再来一组跨境支付的数据,现在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在1万亿美元左右,仅东南亚就有15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根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支付市场收入将达2.7万亿美元。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把外部世界的流量引入加密世界,告诉圈外人“可以用这个”,也是把加密货币接入现实世界,告诉DeFi应用“还有这些人”。
  • 为什么把这种举动成为“破圈”,因为不再是小圈子的孤芳自赏,而是真正有望让加密货币借着大众、高频、日常、小额这些概念走向千家万户。
  • 为什么是支付场景?因为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支付结算委员会的定义,所有涉及到资金转移的行为,都可视作支付行为,从这个角度看,PayPal的支付、Ripple和Visa的清算、结算,都可以被归纳进最广的支付场景。
只有支付场景是所有人都要参与的经济活动,这无关贫富和种族,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经济场景之一,但在以往,加密货币的门槛太高,手续费过于高昂,导致体验过于糟糕,这个场景才一直没有被激活,回溯比特币发展史,现在比特币被当成数字黄金,但是中本聪对比特币的最初设想是一种现金系统。
而现在,人们有了新的选择,借助中心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去实现DeFi的普及:
  • XRP Ledger 验证目前有 36 个,由大学、交易所、和金融机构組成,Ripple 直接运营其中的 6 个,确认时间3~5秒,手续费基本为零。
  • Visa支付系统实际吞吐量是每秒处理1500至3000笔交易,确认时间约10秒钟,这是Visa最大的意义,快速结算,小白无门槛入手。
还有PayPal,三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去中心化设施,即使是Ripple也是如此,但是这带来了体验至上的操作感觉,我们可以做个简单比较,观察下传统跨境支付的手续费,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Ripple。
除了银联的0.3%比较低廉之外,传统机构的手续费占比都在1%以上,但是银联主要是国内用户在用,其他还是要看剩下三家。而Ripple基本不产生费用,或者只收取极其低廉的手续费,人们的现实取向会促使他们关注Ripple,进而一窥整个加密货币世界。
这还只是跨境支付,人们还有日常消费场景,这个赛道,以往是支付宝、财付通和PayPal的天下,支付宝已经突破12亿用户,交易规模为4.8万亿美元,活跃用户数为7.11人次,而且还和PayPal美国营收占比53%不同,支付宝国内营收占比94%,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场景支撑了支付宝叫板PayPal全球的底气。
图源:艾瑞咨询
而且不同于B2B、官方、大额支付场景,人们对于日常支付场景是有巨大需求的,而现在,Visa会直接让USDC成为一种选择,PayPal让我们在卖出BTC套现的选择外还可以直接购物。
甚至我们可以说,消费时的支付场景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连带效应,原因无他,因为市场规模过于巨大。
中国2020年零售市场总额为391981亿元,2019年为408017.2亿元,受疫情冲击2020年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趋势是稳步高升,甚至可以说我们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因为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们消费占GDP比重还不足。
美国消费占比在60%以上,欧盟在50%以上,而我们还不到40%,如果中国还有20%的增长幅度,如果美欧能让消费场景给加密货币分一杯羹,都足够BTC的市值再翻几番,这种规模效应,是所有的流动性玩法都不能比的流量引入。
所以,一切都是利好?
不,恰恰不是,目前的举动还是“借壳”,要么是稳定币,要么还需要成转换法币,始终在隔着一层纱,难以代表加密世界的全貌,现在很像是买椟还珠,把加密货币当成一种新奇玩具拿出来让大家把玩,但是借壳是去壳的第一步。
图源:Dune
真实世界的流量引入加密世界,会给DeFi更长的试用期,足够的参与用户数量可以沉淀厚重的共识,当足够多的用户数量习惯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务,那么他们自己会剥开外壳拿出其中的珍珠,单就稳定币而言,加密世界就提供种类丰富的选择,这是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模式。
而目前唯一需要做的,是等待规模效应的奇迹

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Binance